《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优秀10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本文是美丽的编辑为大伙儿收集...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优秀10篇推荐度: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800字(优秀3篇)推荐度: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优秀9篇推荐度: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优秀8篇)推荐度: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优秀3篇推荐度: 热点范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本文是美丽的编辑为大伙儿收集的《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优秀10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范文 篇一

一开始想去看这部片子是听说其中的演员阿米尔·汗为了完美诠释剧中马哈维亚辛格珀尕这一角色做了非常励志醒人的行为:先是完成了角色19岁的青年戏份;随后舍弃化妆特技,在短时间内增肥28公斤,以演出该角色55岁时发福的状态,体重97公斤,俨然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最后为了贴合该角色29岁摔跤手生涯黄金时期的体型,用五个月的时间,在健身房挥汗如雨,不仅减掉了25公斤的赘肉,更学习摔跤技巧,练出了拥有八块腹肌的魔鬼身材。在演艺圈为拍戏增肥减肥的都有,但是增重且随后又减重这么多的也是很罕见的。抱着对演员的敬畏之心去了电影院……

电影情节一点也不辜负我投入的45元,而且真的非常超值!这部影片乍看起来是一个专制的父亲将自己的理想强制压于子女身上,是一种非常自私的行为,但是从更广大层面,从印度当地的等级制度而言,这显然微不足道。在影片里借助一位14岁的新娘口吻描述了当地妇女的悲惨生活:自小与锅碗瓢盆为伍,待稍长便被送给陌生的男人为妻,只为减少家里的支出。这种完全无自由无地位的状况,是所有当地妇女的悲哀,逆来顺受早已习惯,也恰恰因为如此,为辛格一开始对两位女儿的训练(在女儿眼里即惩罚)打造了良好的开始。当然坚持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举动,顶着身边所有认识人的嘲讽的眼光,压力是非常大的,父爱如山,大爱无疆。为国争光,这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父亲自小对两闺女的谆谆教导,成功的将梦想与荣誉传达给了下一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辛格带着他的两个女儿成功的走到了最后,打造了印度历史上第一名摔跤金牌者——贝塔,一个印度小村庄里走出的姑娘。

从感性角度来看,剧中有无数个亮点感动和感染了我,喜剧效应加理念传达,衔接十分自然。在这主要说3点。

第一点:梦想

这个梦想不仅仅是辛格的想要为国家争得金牌的梦想,更是其想要两个女儿打破常规,蜕变当地妇女状况,走出小村庄实现更多自我的梦想,在决赛前夕,辛格对贝塔指出,这次决赛的成功不仅代表着个人,更是要证明给那些瞧不起女孩的人看,女孩也是有能力的。可以说第二个梦想是老天安排的(毕竟连生四胎都是女孩~~),但辛格能打破传统,由小梦想转为更深层次的梦想,这种远见与格局是十分令人钦佩的。

第二点:父爱

剧中关于父爱的描写是最最感人的地方。中年的辛格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非常专横的父亲,强迫自己的两个女儿脱掉花裙,剪掉头发,每日晨起锻炼,练习摔跤,完全不符合当地女子的教养。但是为了女儿营养跟上,舍下老脸与卖鸡商贩讲价,为了有一个合格的摔跤毯,与体育局人员谈判碰了一鼻子灰,为了能让女儿可以参加当地的稍正规的摔跤赛,千里迢迢还差点被赶出门外……这是一个非常自傲的人为了可以给女儿提供极好的条件作出的各种让步,碰了无数的钉子,也接受了无数的鄙视与讽刺,但是他对于女儿的要求只有认真训练与鼓励,外界的压力从未发泄在孩子身上,也从未中断其对两个女儿的期望。中年辛格的父爱是感染,老年辛格的父爱是感人。

首先一个造型一看就让人莫名想起了家里的父亲,霜染鬓发,父亲一辈子对我们的关爱。其次老年的辛格,一辈子的骄傲,却因为条件的限制,失去对大女儿贝塔的管控,看着她逐步走上弯路无能为力的悲哀,在每次其流露的愤怒无奈落寞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女儿失败了,不是责骂其为何不听劝,而更多的是鼓励与自责。为了女儿的比赛,孤身一人(虽然带了个侄子)住在学校附近,指导女儿训练,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和自尊,一个迈入暮年的老人,在学校领导面前祈求女儿的'学习资格,自我批评的无力与心酸无人可体会(自己还没有任何真正过错的情况下)。这让我想到了超级演说家崔万志《不抱怨靠自己》中父亲为了让自己可以在学校念书给学校领导下跪的那个情节,作为一位女性同胞,更作为一位不算成熟的心高气傲的自己,以前的我的确无法理解这种行为,但现在我也开始逐渐理解了“忍一时风平浪静”的意义。人的这一生,每一个举动,没有必要过多计较得与失,远大的目标与卓越的格局会指引我们的前进的道路。

第三点:坚持

要说坚持,这部剧中无时无刻不在体现这一点。从生孩子追求男孩(一下生了四胎)到不顾妻子朋友的反对培养自己的女儿成为摔跤手,从一贯要求孩子认真学子自己所教到一路指引贝塔在比赛中的表现(即使被学校驱逐也不放弃指导),这种近乎顽固的、不畏他人异样眼光、放弃骄傲的坚持的精神,是十分令人钦佩的。现实生活中,能做到不畏他人异样眼光不为他人所扰的又有几人,就拿现今的保险行业来说,很多人听了保险就拒绝,却从未涉足,从未给予机会去了解,与那些个一开始说不可能、说辛格疯了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放弃一时的自尊与骄傲成就更伟大的理想,这种卓越的牺牲又有几人可以毫无犹豫的去执行?自尊是自己给自己的,骄傲也是自己给自己的,他人的吹捧仅是一种表面形式,塑造强大的内在自己,那是真成功!

从理性角度来看,这部剧的优点在于真实。没有炫酷的特效,人设对比十分自然,没有抬高也没有贬低,与现实十分贴合,整部剧的进展也十分具有逻辑性,衔接十分自然,以第三口吻讲述故事的模式,贯穿首末。主角间的矛盾由第三方一语道破,没有妥协没有夸张的感情戏,在励志过程中,人设的幽默风趣、高冷自信的表现,比赛过程中紧张压迫的渲染为整部剧添砖加瓦。人物造型也是非常的成功。

总体而言,这部剧给我的感触太多,还需慢慢体会,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十分感性的励志片,没有炫酷的技巧,唯有真实。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篇二

当吉塔骄傲地站立在国际摔跤大赛最高领奖台上时,印度的国歌为她奏起,耀眼夺目的金牌在她胸前闪耀。我的眼睛已经湿润了,这枚金牌来之不易,那是花了多少汗水才换来的啊。

在印度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获得全国摔跤冠军的爸爸,他十分渴望有一个儿子,并教他摔跤,取得世界冠军,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妻子生了4胎全是女孩,爸爸十分失望。有一天,爸爸发现大女儿和二女儿有摔跤的天赋。从那天起,每天早上5点起,爸爸就一刻不停地训练两个女儿,遇到女儿们反抗,剪掉了她们长长的秀发,还无情地将她们推下水,让她们自己游上来……

在吉塔入体校后,爸爸违反体校规定,叫吉塔私自出校与父亲一起训练,女儿差点被学校开除。但爸爸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电脑将每个动作分析给吉塔听。吉塔克服了内心的恐惧,战胜了自己,站上了最终的领奖台。这种爱,比山高比海深,这种爱无微不至,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看了这片意味深长的`电影,我回想起我自己。记得有一次,妈妈为了我单元测试考得好一点,让我做一份试卷,可我和妈妈讨价还价,妈妈生气时,还跟她顶嘴,心里还骂妈妈。其实妈妈和电影里的爸爸一样,之所以对我严厉,是为了我能更加优秀,我应该不辜负妈妈的期望。

严厉,是一种爱,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这种爱如太阳射出的光芒,照亮着子女前进的道路!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三

展翅飞翔

——观《摔跤吧爸爸》有感

我是看过这部电影的,就在上映的不久以后,朋友给我推荐了这部印度电影,我便与父母去看了。

当时,电影院里漆黑一片,左边是我妈妈,右边是我爸爸。看到激动处,我就紧紧抓住他们的手,兴奋地小声惊呼,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剧情里,心情随着剧情发展激荡起浮。

我会因为吉娜的胜利激动非常,会因为那个已婚少女的自白而难过,会因为教练的轻视愤怒,会因为吉娜胜了她的爸爸而心情复杂……会因为一切情节的发展抓紧父母的手。

转眼间,我来到了这里。这里的一切都要自己来:自己洗衣服、自己刷鞋、自己来克服一切的困难以及不适应。与家里的联络只有一周一次的家信以及父母的留言。

孩子总是要离开父母的。就像是在影片的结局,在大女儿夺冠最关键的时刻,父亲因为一个除了作者谁也不知道会发生的意外,而无法顺利赶到现场给女儿指挥与鼓励,但女儿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以及父亲曾经的教导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完成了父亲以及她自己的梦想。

父母全心全意地爱着我们,帮助我们成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丰满自己羽翼,加强自己的能力,然后等待合适的时机,展翅飞翔。

《摔跤吧爸爸》影评 篇四

《摔跤吧!爸爸》在大陆上映后所迅速蹿红的情况,可以说和《摔爸》故事一样励志了:

影片取材于真实故事,印度一位男子曾是国家男子摔跤冠军,但因为家境所迫和国家情况,他没能参与到世界级的大赛中,回到乡下奔波劳碌。人到中年的他意外发现女儿身上遗传了摔跤的惊人天赋,看到世界冠军希望的他,决定不能让女儿的天赋浪费,像其他女孩一样只能十几岁出嫁,洗衣做饭过一生 。

再三考虑后,他按照摔跤手的标准训练两个女儿:换掉裙子 、剪掉长发、练习摔跤,即便穷困艰苦的家庭条件和全村人的嘲笑,他依然强制要求女儿练习摔跤一年。一年后,女儿们选择继续训练,最终相继成为了国际赛事的冠军,印度女子摔跤史上最成功的人物。

*(影片介绍部分摘自豆瓣)

月5日,《摔爸》与《银护2》同期上映。前者的排片不到后者的三分之一,票房则是不到后者的六分之一。

5月8日,《摔爸》的排片占比上涨到《银护2》的五分之二左右,票房则达到了其五分之三,上座率更是两倍于《银护2》。

豆瓣上的评分,它从8.8上升至9.3,以这个速度与口碑,他进入以《肖申克的救赎》为榜首、《三傻大闹宝莱坞》位居第12的豆瓣电影TOP250榜单只是时间问题。同时,大量指责这部影片为“男权”、“父权”代言的声音频出,拥护这部电影是“女性”“女权”的声音亦存在。

在全国使用最广泛的的猫眼电影APP上,观众评分已经达到了惊人的9.8,专业评分也达到了8.2。在向来因苛刻饱受诟病的影评人面前,它似乎也锁定了年度榜单前列的席位。与此同时,关于影片价值观的讨论掀起了一波对之前观点的逆潮: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要用“印度国情”来衡量作品,“不要用三观绑架作品”,“被白左洗脑”等等。

影片上映之后,大家好像最关心的问题是这些:

这部电影是“男权癌”吗?

这位父亲有什么资格让女儿练摔跤来成就他的金牌梦?

这个电影是否表面上呼吁男女平等,实则是在讨好男性观众,呼唤“父权”?

而非这个电影的质量怎么样。可能是因为这个片的优缺点都摆在明面上,引发争议的空间不大。问题基本上出在剧作中的人物设定和情节转折过度戏剧化上,但又能相对地被这个剧本的节奏感和完成度遮掩掉一些,而制作和表演则在宝莱坞的工业体系下还是相当成熟的。

其实于我而言,并不觉得去死磕三观有什么意思。看到网上大家那么热火朝天的吵三观,总会觉得大部分职业运动员、音乐家,“小时候也离不开痛苦两字吧”,但每个人总有自己的路要走。换句话说,如果把“体育”这两个字换成“读书”,一个拿了读书冠军父亲看到自己女儿有读书天赋所以逼迫她“学习改变命运”,会不会听起来就没那么三观不正?

所以指责这部电影三观的意见,虽说有很多合理的地方,但也确实存在“何不食肉糜”的一面。如果不考虑不同文化地域差异下,个体在现实局限里的命运,批判也只不过是隔空喊口号,况且并不只是印度这么一个南亚国家,整个亚洲很多地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依然相当严重

另外,我反而觉得这个电影敢于去塑造这样的一个父亲形象,心态蛮做好的。毕竟这种塑造本身就是一种揭露:揭露印度家庭和印度社会各方面的局限,揭露印度政府不重视基础体育教育(没钱)、只在乎形象工程,同时也有对印度乡村中民风民俗和男性/女性间的不平等的揭露。

父爱如山__《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篇五

今天女儿买了电影票,带着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影片描写了一个贫困的印度乡下家庭,父亲曾经是一个有着不错成绩的退役的摔跤运动员,为国争光,为印度拿下世界冠军始终是他无法实现的梦想。他把这个梦想变成了一个期望,期望自己能够有个儿子,让儿子代替他实现这个梦想。可是命运弄人,他偏偏没有儿子命——妻子连生四胎都是女儿,(尽管他为了生儿子做过各种努力,也饱受了各种流言的嘲弄。但事实证明所有的偏方都是神话。)他的想让儿子实现他的世界冠军梦也只能是梦了!他失望极了!

妻子看着闷闷不乐的老公,感觉很内疚,“没有为你生个儿子,对不起,我的肚子真是不争气!”

“这不是你的错,我也不是不爱我的女儿们,只是她们没办法实现我的梦想了!”

他一边安慰着妻子,一边无奈地收拾着自己的残梦……

直到有一天,邻居们带着他们被打的鼻青脸肿的男孩子们找俩个女孩儿的爸爸来告状,控诉他们的男孩子们被这俩个女孩儿打的遍体鳞伤,爸爸开始认真地问她俩是用什么方法打赢比她们大许多的这些男孩子们的,姐妹俩一边讲述,一边比划着,爸爸从她们的动作中看到了希望!——她们有着极好的摔跤运动员的素质!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 篇六

我看了《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后深有体会。影片中主要讲了的爸爸马哈维亚的是一名全国摔跤冠军,却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于是他将梦想转移到儿子身上,希望有朝一日儿子能替他圆梦,让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级金牌。然而现实很残酷,他的老婆连生4个闺女,令他绝望不已。直到有一日,两个闺女打伤两个男孩,他恍然大悟:不是只有儿子才能代他为国争光啊!女儿也有潜力夺金牌呀!印度是个贫穷、愚昧落后的国家,那边的女孩满14岁就嫁人,洗衣做饭带孩子,在家中低位最低,于是爸爸想到这里只有一个念头:只有让女儿摔跤才会摆脱洗衣做饭带孩子的命运,于是开始让女儿练习摔跤,对女儿开始了严格的训练,最后终于为印度得到了一份荣耀。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感想是:爸爸虽然表面上严格,她们家一向过得粗茶淡饭,但是爸爸为了给她们补身体,买了昂贵的'鸡肉给她们吃,加重了她们家的负担。影片中姐姐的虽然摔跤途中遇到种。种困阻和诱惑,心态变得叛逆,不听爸爸的教导而没有拿到奖牌,但最后能够知错就改,向爸爸承认错误,最后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她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生活中只要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知错就改,继续努力,我们就能做得更好,从而事业达到巅峰!

《摔跤吧爸爸》观影心得体会 篇七

今天和学生一起看《摔跤吧,爸爸!》,吉塔的爸爸说:“如果你拿了银牌,人们迟早会忘了你,但如果你拿了金牌,你就是榜样,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榜样的。”金牌是吉塔为之努力的动力,只有带着目标,带着恒心,积累才能深厚,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吉塔削发明志,一鸣惊人的背后是长期坚持不懈的付出和静心的等待;吉塔的父亲语重心长的那句话:“爸爸不是每次都能来就你,你要凭自己力量战斗,尽全力就你自己。”一边看电影,一边潸然泪下,想起了我的父亲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开弓没有回头箭,唯有改变,才有突破。作为军人的后代,骨子里是坚韧刚强的,任世事无端变幻,我心自有云白山青。”吉塔的爸爸一步一步地教导女儿:“加把劲,你能行!人生没有必要太完美!沉住气,要有信心!”吉塔克服内心的恐惧,在清醒的意识中重整旗鼓,运用智谋,取得胜利,成为世界冠军。这是一部好电影,让我在里面看到了自己,找到了情感共鸣,好电影总会与人新相遇,最好的生命传递,其实并不是权力和财富,而是对待生命的态度,是文化教养的积淀,是人生的饱满、丰富和有力量!

摔跤吧爸爸电影观后感 篇八

昨晚看了摔跤吧爸爸,160分钟的电影虽然看了4个小时,但是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接地气的印度神片,值得推荐!据说5号才上映。那么我忍不住先写个影评。前方有剧透,请小心!本片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固执老爸为完成自己的摔跤梦想,不顾世俗的反对,强势摧毁了两个女儿的美好童年,在老爸的细心呵护和耐心辅导之下,叛逆的姐姐最终逆转败局成功拿下世界冠军的故事。

这是一部现代文化和传统思想之间的碰撞,也是对现代社会贪腐现象的抨击。

印度女子遭受的苦难是从胎里就开始的,许多母亲怀孕后都到医院进行胎儿性别测定。在一个家庭里,如果第一胎是女儿,她还有活下来的希望,第二胎的机会就小了,第三胎生存的希望就十分渺茫。如果一个女子能够挣脱“层层设防”,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话,必定是有神灵的保佑。如果这个女子能够撕破那张种姓制度的大网,堂堂正正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她必定是一个奇女子。在本片中,爸爸不顾全村人的反对坚持要让自己的两个女儿“弃文从武”,他不希望自己女儿的将来跟其他普通女子一样庸庸碌碌的过一生,他希望给自己的孩子不一样的人生,正如爸爸说的”如果你只获得了银牌,你将很快被世人忘记。”

影片中的泪点在“父女大战”这场戏,从学校学的新技巧的姐姐和爸爸在摔跤场上对决,由于爸爸的严厉苛责,令姐姐觉得不满,所以上演了一幕“巅峰对决”,这一幕导演要表现的应该就是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的第一次碰撞,最终年迈的爸爸在众人面前被斗志激昂的姐姐击倒,爸爸从此跟姐姐的关系变的。微妙。不难看出,导演想要表达的其实是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并没有孰对孰错,都是一把双刃剑,事情的真相往往就是那么的匪夷所思!在妹妹那一句“爸爸没有输,只是他老了”的台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导演所要表达的内容。

整个电影的剧本是情理之中,意料之中,结局也完全符合观众的预期,可以说是一部相当正统的励志电影,尤其适合正在追逐自己梦想的年轻人们,在你们努力奋斗之余,别忘记了耐心呵护你们长大的父母!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篇九

主要写了一位来自印度的全国摔跤冠军的梦想是为印度夺得金牌,可因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不得不放弃梦想。他希望自己的妻子可以为他诞下一名男子继承他的梦想。可老天似乎没有听见他内心的渴望,给了他三个女儿。在偶然的一天里,他发现自己的两个女儿继承了他引以为傲的摔跤手血脉!这就是打了一巴掌再给一颗甜枣,但这颗甜枣却让他堵上一来做赌注,他深知赢了便是辉煌一生,输了便是万丈深渊……

他开始训练自己的女儿,企图把她们打造成摔跤手,可女儿并没有懂得父亲的意思,只是一味的憎恶他。但经过表姐的诉苦,女儿知道了在印度这个男权王朝时代中,父亲这样等于是向这个王朝反抗,父亲的良苦用心终于被女儿知道了。女儿开始更刻苦的训练,为父亲的梦想而努力。最终他们排出种种困难,取得了金牌。虽然过程是艰辛的,但结果却是完满的。

看完这部影片,心里内心触动很多。在那个时代里,女人就是个累赘,生下来就是做家务,成年了就嫁出去。父亲为女儿这么做,为女儿未来做出策划,敢于向社会做出挑战,不得不的说他是一位好父亲!还有他说的一句话让人称赞不已“我的女儿凭什么让别人挑选,应该是由我的女儿来挑选他们”。的确如此,在父亲的眼里女儿就是自己骄傲。

“当爸爸不在你身旁时,你要写会克服恐惧,因为爸爸不一定在你身旁”这句话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因为我们喜欢事事都依赖父母,无法独立,而我们也没有办法克服恐惧。所以要想强大,必须先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如果连内心的恐惧都无法克服,何谈什么梦想呢,简直是扯淡!

人生的奋斗目标不要太大,认准了一件事情,投入兴趣与热情坚持去做,你就会成功。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有一个勇敢者去坚持做,到最后就会拥有希望。人生不就是如此,成功不就是既靠天,也靠地,还靠自己吗?

所以趁着我们还年轻,我们还未老,赶紧行动起来,不要等到老了才想起自己的梦想,活在当下!趁着阳光不燥,微风正好,你我共同启航!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篇十

这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

一位摔跤惯手,因为失手而只得全国亚军,又因为身体已老不能上场了。他把拿到世界冠军的愿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在这个国家――印度,是歧视女孩子的。摔跤比赛虽然没有规定女子不能参加,但是在这里没有一个女子去摔跤。老天似乎并不眷顾这个年老的父亲,一连四胎都是女孩子,后来,他心中的火苗渐渐渐渐的熄灭了。

可是最后他找到了救命稻草,开始训练自己的大女儿与小女儿。经历了重重的困难,大女儿和小女儿打破世界纪录,连连夺冠成世界冠军。

在这个国家印度,女子是不受重用的,甚至会被说成败类,废物。可是,大女儿小女儿都挺了过来。当她们面临着不可反抗的命令,爸爸的命令――把头发剪光,也是从容不迫。她们受尽了冷嘲热讽,指指点点,但也坚强。我们呢?或许我们面临困难似乎不堪一击,冷嘲热讽都看不下去,只能脆弱的哭泣,我们比不上他的大女儿和小女儿,她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在人生路上,谁不会遇到点坎坷与崎岖?路很泥泞,非常的泥泞,但是只要坚持走下去就可以。或许充满了荆棘,更或许一路春光。但是我们同样都要坚强的面对一切。正如《摔跤吧,爸爸》里面的大女儿和小女儿,她们都扛了过去了,连连一举夺下了无数枚金牌,我们也可以为我们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旁人的指指点点,不管;旁人的讥讽,只要加油就会成功,哪怕失败了,也已经成功了一半。

让我们一同努力吧!

上一篇:读《夏感》有感(优秀10篇)
上一篇
下一篇